BLOG

太陽能小百科

客委會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完成太陽能光電、汙水處理回收再利用2項綠色工程,預估每年可減123公噸碳排放,相當於多種1萬多棵樹。其中,設置500坪太陽光電模組板,年發電量可達15萬度,每年可為園區省下50多萬元的電費,還可降低頂樓溫度,節省室內空調電費。
苗栗客家文化園區
READ MORE >
臺南市安南區的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」(簡稱臺史館),在昔時原是種植大片甘蔗以供製糖的農田。臺史館南邊的「光電雲牆」,為國內大型建物結合太陽光電發電設施共構之經典呈現,也是該館最吸引民眾目光的意象建物。該光電雲牆是由經濟部能源局補助建造,共以1,755片光電面板組合而成,總計發電容量為195瓩,每年可發出17萬度電力,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5公噸。
台南國立臺史館
READ MORE >
高雄太陽能愛之船第2代新船船頂的太陽能板增加至21片,發電量也從3kW提升到5kW之多,儲能轉換效率更高達86%,充分減少岸上充電需求。無污染零噪音的太陽能船,環保節能減碳,第三代太陽能愛之船的太陽充電轉換率,已從70%提高到80%,可供電達8小時以上。高雄太陽能愛之船「陽光船隊」開啟綠能遊河的時尚新體驗,全方位大視野的景觀,愛河美景一覽無遺。
高雄太陽能愛之船
READ MORE >
位在臺北市青年公園內「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」落成,這是繼北市圖北投分館、石牌分館後,第三座節能建築圖書館,市圖希望透過這棟建築讓民眾享有便利的閱讀,並且更親近綠色節能生活。相較於北投分館綠建築,太陽圖書館省電效果更好,節省成效高達8成,除了主動產能和被動節能,還採用了自然塗料,讓圖書館具有「會呼吸」的能力。
台北市太陽圖書館
READ MORE >
台北市圖北投分館是全台首座綠建築圖書館,座落於林木茂密、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,與溫泉博物館比鄰,室內書香,戶外鳥語,相映成趣,閱讀成了一件愜意、享受的活動。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,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,可發電16千瓦電力,並採大量陽台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,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,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。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,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,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。
台北市北投圖書館
READ MORE >
台北花博新生三館是國內首座智慧型節能建築,以「自然與人類兼容並蓄」為最大建築特色,運用太陽能發電系統、保留基地老樹,獲得鑽石級綠建築候選證書的最高榮譽。新生三館建築溫室屋頂採用ETFE薄膜披覆材料及LOW─E玻璃等節能隔熱材料,打氣後保有空氣,增加建物採光面,自然光透過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紫外線,能阻隔大部分的輻射熱,藉太陽能光電板利用太陽能發電,另外,以礫間淨化技術引用基隆河水讓水回收使用。這是目前全北市最大的再生能源裝置。
台北市花博新生館
READ MORE >
竹科是台灣最早設立的科學園區,也是最早開始推動綠能發展的科學園區,為了響應全球零碳排的浪潮,竹科持續推動綠色能源轉換和循環經濟的產業轉型,促使科技與環境共榮與追求永續發展,開創產業擴充及發展的動能,提高臺灣高科技產業競爭力之永續優勢,致力再創高峰。
竹科綠能發展7個重點績效,1分鐘快速懶人包
READ MORE >
高雄世運主場館是南台灣目前最大的體育場,採用開放穿透式的空間規劃,屋頂設置8,800片太陽能光電板,每年產生110萬度以上的發電量,可以減少二氧化碳660萬噸的排放量,效益等同於種植33公頃的樹木,多餘的電力還能回售台電。
高雄國家體育場(世運主場館)
READ MORE >